读书的苦乐之境

2019-01-23 10:51:24 -0500

这里我说的“读书”不是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被动做的“上学”这件事,我说的是“阅读”。

中国古代文人探求“治国平天下”之道,于是就有了孙敬头悬梁,苏秦锥刺股的轶事。听多了这样的故事,多数学生自然对“读书”这件事抱有望而生畏的心态。尤其是进入到“读图”时代,图像、屏幕对人的眼球具有绝对的吸引力。还有多少人有耐心端坐在书桌前,翻开黑白书籍,用心阅读呢?难怪乎师长说“读书吧”,学生内心的独白多半只用一个“苦”字就可以概括的。

几年前,我也是其中的一员。直到某天看到赵越胜在《燃灯者》中的一句话:读书思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沦为奴隶而不知。

我想起了历史课堂上老师和我们讲过的美国那些深受歧视的黑奴们,想起了语文课堂上老师曾经提过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些使他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平民们。突然把我自己和这些人等同起来,我感到了一种灵魂的颤栗。

当我真的用心进入文学的世界之后,我发现,原来我先前所遐想的那个世界根本不是真实的样子,我切实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。这种感觉近似于罗素提到的那种纯然而支配他一生的激情:对知识的追求。“如果我醒来时,并没有比睡前有了更崇高的生命,那么这样的白天,即便能称之为白天,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可言。”梭罗的这段话道出了我内心的想法。读书的快乐就在于,它把我扔到一个我完全未知的世界,眼前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。我不必像看图像,看视频那样,被动接受已经被导演有意加工过的场景。在文字面前,我可以是一个创造者,我可以随时停下来,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,我也可以跟随着文字做无尽的漫游。在这段旅程结束以后,我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,我获得了新知。获得新知,恰恰又是我内心拥有充实感的源泉。

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说过,文学的功能是“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”。我想,在读书的世界里,我看到了自己。当我被繁难的习题捆绑住脚步想要退缩的时候,我想起的是夸父的精神;当我看到天津爆炸案而为自己的无能而懊恼的时候,我想起的是周恩来的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……我所读过的那些书本在这些时候,突然幻化为我灵魂的一部分,总在恰当的时候出现,陪伴我度过了不同的时刻。(175字)

我想,这就是我所体悟到的东西吧,读书也许看起来很苦,但是当它们真正触及到你的灵魂的话,你一定能进入到“快乐”的境界。

«Newer      Older»

Back to home

Subscribe | Register | Login | N